1、连贯并一致的经历
申请的每个材料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“人像”,真实地展现你的成就与志向、潜力和独特性。从申请表的细节到简历、论文,再到推荐信,每一部分都应该共同讲述一个一致、完整的经历。
你需要自问:我想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什么?这些信息是否在申请的每一个部分中都有所体现?一定要记住,招生官也会留意那些不一致的地方,包括他人对你的评价和你对自己的描述。如果你的申请材料不够连贯,或者不能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画像,可能会成为一个扣分项。
2、去除重复内容
避免各部分之间的重复,如果你在申请表中已经突出展现了某个成就或案例,那么在论文中就不要重复相同的内容。论文是传达你独特性的,应该利用它来吸引读者的注意,生动起来。论文中的重复内容会被认为浪费读者的时间,或者体现了你没有太多有力的内容来支撑你的论点。
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撰写的论文实质上是简历的散文化。这不仅重复了申请中可能已经提及的内容,还浪费了与读者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过分关注某个项目的细节上,而不是提升那些塑造了你个性的教训上面。
3、展现真实的自己。
在申请中越是真实,你对招生官来说就越有趣。招生官想了解你是谁、关心什么、是什么让你与众不同。这就是为什么在申请之初就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自我反思,并确保在提交申请的时候,这种自我反思能够体现出来的原因。
很多人浪费时间去猜招生官想要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,并构建一个符合这种形象的经历。但实际上,不存在一个比其他更容易被录取的“完美形象”。
4、确保你的网络形象与提交的保持一致。
36%的MBA招生官在评估申请人的资格时会查看其社交媒体,通过LinkedIn、Facebook、抖音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个人资料以获取更多信息,其中58%表示他们发现的内容产生了负面影响。
浏览社交媒体帖子,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个人形象;他们会筛选你和职业身份的一致性。早期阶段就需要对社交媒体进行全面的检查,即使截止日期只剩几天,也不能松懈。
5、不要急着提交未完成的申请。
很多人由于准备的比较晚,在截止日的最后几天就急着提交了;虽然从高层次审视你在申请中传达的关键信息是核心,但也应该逐字逐句地认真检查。招生官对于错误或粗心大意非常敏感,比如从另一份申请中复制论文的某一部分却留下别的学校名、GMAT或GPA成绩单与资料不符...建议可以找人帮忙全面检查一遍。